销售热线:4008281788
首页新闻动态4D打印医学研究再传好消息!新型封堵器有望代替传统金属封堵装置

新闻动态

4D打印医学研究再传好消息!新型封堵器有望代替传统金属封堵装置

“身体健康”是人们常用的祝福语,意在祝福对方能够远离疾病困扰、保持愉悦的身体状态。然而,与美好的愿望相反的是,生活中人们难免会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小到感冒发烧、大到肺炎心梗等,都会让人体弱力乏、神思倦怠。

随着我国基础医疗设施加快覆盖、在线资源共享平台的不断完善,各地民众就医条件逐步改善,医疗前沿科技在也已在潜移默化中融入预约挂号、远程诊病、手术治疗、药品溯源等多个环节之中,3D打印手术导板、延迟矫正器等产品,也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熟知。

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火热应用,也引发了医疗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拓展3D打印的实际应用场景,探索3D打印技术升级的趋势和方向,有助于激发3D打印潜能,让3D打印所具备的潜能得到充分释放。

经过艰难探索和反复尝试,3D打印相关材料研究和技术研发取得显著进展,4D打印出现在人们面前。从整体来看,4D打印技术是将智能材料结构与3D打印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技术。智能材料结构在3D打印基础上由于受外界环境刺激,其自身结构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从而使三维物体增加了一个时间维度。

每一种技术,都有其特点和具体适用性。将3D打印与4D打印混为一谈,显然是不可取的。而4D打印所具备的某些特点,是3D打印所不具备的。概括起来,4D打印技术可改变传统的“机械传动+电机驱动”的模式,让物体在人体器官、地下管道、航天器等难以接触到的地方进行自我组装。

近日医学界的一项新研究,如一道闪电,照亮了智慧医疗的“一片天空”。那么,这项研究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相关情况。

近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冷劲松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权威期刊《先进功能材料》上发表的一篇题为《4D打印可生物降解及远程驱动控制的形状记忆封堵装置》的学术文章,从医工结合角度探讨了4D打印形状记忆封堵装置的可能性,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在此之前,针对心血管内科常见的房间隔缺损疾病,业内一般采用金属封堵器。金属封堵器不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差过敏、腐蚀等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广大研究人员多年来积极研究,希望能研发出一种生物可降解、组织相容性好、并发症少且在心脏“漏洞”修补完毕之后即可自动消失的封堵装置。

此次研究成果的取得,在一定程度上表明4D打印聚合物封堵器的落地很有可能。将可编程的形状记忆聚合物与4D打印技术相结合,制造出一种新型形状记忆聚合物封堵器,对于房间隔缺损这种典型的先心病治疗意义重大。而要将这种研究成果转变为现实,还需要跨过核心技术、行业规范等多道关口。

在整个医疗行业大版图中,前沿技术无疑占据着重要板块。尤其在医疗智慧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3D打印、4D打印等前沿技术更应引起重视。相关技术取得突破,也会是智慧医疗图谱中十分靓丽的一笔。

据统计,2018 年中国智慧医疗突破 700 亿元,国家大力支持智慧医疗发展,预计到2020年智慧医疗市场销售规模将逼近 1200 亿元。如此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将吸引更多科技巨头、技术研发机构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积极促成3D打印、物联网、4D打印等各项技术的应用。

4D打印作为医疗领域较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其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应用价值不可小觑。骨科、牙科、皮肤科等,都将为4D打印技术应用提供广阔空间。航空航天、电气自动化、组织工程、医疗器械、药物输送载体等领域,有也被视为是4D打印落地的重点领域。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4D打印聚合物封堵器规模化落地,并为患者重获健康带来更多可能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