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热线:4008281788
首页新闻动态李晓峰教授:积极应对疫情对珠三角制造业及外贸的影响

新闻动态

李晓峰教授:积极应对疫情对珠三角制造业及外贸的影响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形势尚未有效遏制,对世界及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尤其是给外贸企业造成了很大冲击。那么,究竟这次疫情对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和外贸企业产生了哪些影响?外贸企业怎样进行自救?当地政府又能怎样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知名国际经济专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博导李晓峰教授对此进行了解读。
 
  疫情对制造业和外贸企业冲击的广度和深度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爆发并蔓延使得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制造业和外贸行业雪上加霜。但我认为,总体来说,全球疫情对外贸企业出口的长期影响还是有限的,其影响仍具有阶段性和暂时性的特征。从全球供应链上看,中国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拥有全球最齐全的制造产业链集群,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中间环节,处于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中上游的关键位置,疫情的短期冲击可能在某些领域助推了部分产业和产能的转移,但不容易撼动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具体来讲,疫情对珠三角制造业和外贸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虽复工却未能全面复产。境外疫情仍在蔓延,很多采购商都取消订单或要求延迟发货,因此复工后这些制造业企业的产能却未能完全释放。现在很多工厂运行情况是,订单是零散的,产业工人未能满负荷工作。订单不稳定和对未来预期不确定性困扰着珠三角众多制造业产业与企业。
 
  二是全球供应链因疫情影响运行受阻,导致运费大幅上涨。疫情严重情况下,有关国家采取封境、封城措施,大量跨境运输停滞,零售终端停摆,欧美多地港口关闭、航线停飞,空运缩减一半,运费大幅上涨,大量货物无法运输,只能积压在仓库,还要额外支付更多的仓库保管费。
 
  三是订单业务量骤减使诸多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危险。从配件用的物料、材料到设计,再到成品,从品牌运营,再到订单服务,产业链很长,资金链是随着产业链高效运转而不断流动的。目前采购商以不可抗力为由取消订单,制造业企业很难得到足够赔偿。这些代工企业基本是薄利多销,60%-70%是物料成本。举例而言,一个年营业收入上亿的制造业企业,只要工厂机器在运转,每月需支付供应商的货款大约就要500-800万元,而且这些成本兑付压力很大。再加上工资、租金等其他成本,实体经济企业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
 
  四是大量展会取消或延期,使一些需要平台获取订单维持运营的外贸企业受到严重影响。广交会延期并首次采取线上模式也只是初探,具体能达到什么效果,目前看很难评估。
 
  至于疫情冲击制造业和外贸行业的广度和深度,应该说国际市场需求的整体萎缩和全球供应链运行受阻,对珠三角制造业体系影响是全局性的。总体而言,珠三角制造业生产的货物有大约40%因滞销而积压在仓库,珠三角企业尽管复工率高达90%以上,但真正恢复产能的大约只有30%左右,订单下降约10%-15%,存货积压40%,还有40%的产能未完全释放。
 
  企业自救与政策扶持相结合
 
  企业如何自救?一是仍要从长计议,坚持以出口为导向,以维护广东企业在国际市场和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二是要加速产业升级,积极部署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发展。三是要稳定投资者的预期,鼓励受供应链波及比较大的行业寻找替代方案。四是加大品牌建设的力度。第五是在“创新”方面下功夫,探索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多措并举。
 
  除此以外,受疫情的影响,外贸订单被暂停或者取消是常有的,有些企业还会面对新增的市场壁垒问题。首先,在面对某些情况时,外贸企业要提升法律意识,寻求法律支援,控制违约风险。其次,利用好各级政府的扶持政策,确保先存活下来。最后,企业要有主动意识,主动出击寻找新商机,拓展新市场,增加新订单。
 
  建议政府出台更多精准化的政策措施。比如针对大型外贸企业,要保障供应链的安全,地方政府要想方设法稳住供应链上下游的安全,协助企业排除可能出现的新贸易壁垒。在财税金融方面,统筹融资、信贷、保险等政策,帮扶企业挺过来,尤其是帮助小企业先活过来并能活下去。要坚持开放合作的理念,疫情冲击毕竟是短期的或者说是阶段性的,要稳住现有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加强国际合作,争取和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同时,抓住相关机会,加强新产业链布控。
 
  政府部门要更加重视营商环境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外贸企业降低税费成本,同时实现无纸化运转,降低通关成本。扩大服务业开放,创造新的投资增长点。吸引全球资本、全球订单聚集于此。
 
(来源:中国机床工具报)

返回列表